|
织梦者·风采录Vol.5|“杰出纺织人”徐帅: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纺织力量 发布时间:2024-12-15 在经纬交织的世界里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以匠心独运,编织着未来的梦想。 她是纺织非遗的守护者,长期致力于历史发掘,构建了完整的汉代至民国末期传统苏绣绣品库;她是技艺传承的推动者,深入云南楚雄调研彝绣,协助发布全国首个彝绣团体标准;她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,参与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纺织文化交流,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这一传统文化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走进“杰出纺织人”徐帅的世界,感受那份对纺织艺术的执着与热爱。 1 个人简介 徐帅,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,2021级博士研究生。 徐帅同学长期致力于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、传承与创新研究。她努力讲好纺织故事,传播纺织声音,参与ITD团队公众号的日常运营与维护,并积极投身上海纺织博物馆、上海艺术品博物馆、常州纺织博物馆等单位策展工作,为近200种纺织类展品提供配套展陈说明;撰写的文章《龙纹里的中式美学》被解放日报15家媒体机构报导与转载。 此外,她协助构建楚雄彝绣数据库并编制团体标准,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纺织技术与文化交流项目,持续激活纺织非遗现代生命力和国际影响力。她先后发表7篇中英文高水平论文,1篇会议论文。参与7项国家级、省市级等科研项目。荣获2023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新青年、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银奖、上海赛区金奖、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(纺织)二等奖、上海市优秀毕业生、东华大学研究生综合奖学金等。 2 个人事迹 1 着力“守正创新”,激活纺织非遗现代生命力 徐帅利用自身扎实的纺织专业知识、积极引入现代设计、制作、市场手段,推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。她遍访楚雄州所有市县,调研访谈近1000名相关企业、技艺传承人,分析归纳出33种彝绣针法,建立楚雄彝绣针法及图案数据库,全程参与并协助发布全国首个以“楚雄彝绣”为代表的手工刺绣团体标准,为非遗技艺数字化、本土企业品牌化、传统彝绣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指引。躬身实践、将专业所学转化为社会服务效能,她积极参与上海纺织博物馆、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等单位策展工作,为近200种纺织类展品提供配套展陈说明。 2 着眼“开放包容”,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她积极响应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以地毯作为研究对象,探寻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纺织技术与文化交流,建立丝路沿线国家地毯数据库,揭示古丝绸之路沿线技艺与文化的交流互动,为“一带一路”智库项目提供决策咨询。她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进行纺织非遗科普宣传,以敦煌丝绸纹样为主题元素面向全校留学生群体定期组织举办手绘T恤体验活动,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用心用情讲好纺织故事,深化人文交流,贡献纺织非遗力量。她以历代服饰藏品中的龙纹为线索,挖掘其背后的中式美学。《龙纹里的中式美学》在春节期间被解放日报报导,先后被15家媒体机构转载,累计阅读量超过100万,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播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。 寄语 愿以纺织为笔,以文化为墨,书写更多关于中国故事、中国特色、中国风采的华彩篇 |
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|
上海市松江区大学城人民北路2999号 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楼3047室 |
邮编:201620 电话:021-67792264 |